- N +

拍摄行驶视频技巧 如何拍摄行走的车

拍摄行驶视频技巧 如何拍摄行走的车原标题:拍摄行驶视频技巧 如何拍摄行走的车

导读:

拍摄行驶中的车辆(无论是汽车、摩托车还是自行车)可以呈现出极具动感和视觉冲击力的画面。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技巧和步骤,帮助你拍好"行走的车": 一、 核心目标:稳定与动感 稳...

拍摄行驶中的车辆(无论是汽车、摩托车还是自行车)可以呈现出极具动感和视觉冲击力的画面。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技巧和步骤,帮助你拍好"行走的车":

一、 核心目标:稳定与动感

稳定: 避免画面抖动,让主体清晰(除非刻意追求模糊效果)。

动感: 通过构图、角度和相对运动,突出车辆的速度感和行进感。

二、 关键设备

1. 相机/手机: 任何能拍视频的设备都可以,但相机在画质、控制上通常更有优势。手机拍摄效果也非常不错。

2. 稳定装置 (至关重要!):

车内拍摄: 手机/相机支架(吸盘式、夹具式)、小型三脚架(固定在座椅或地板上)。

车外拍摄 (跟拍):

手持稳定器 (如大疆 Osmo Pocket/Action, 智云 Smooth 系列等): 最佳选择,能极大消除行走或车内颠簸带来的抖动。

三脚架/独脚架: 在另一辆移动的车上使用(如皮卡斗、打开的后备箱),需要固定非常牢固且注意安全。

无人机: 提供独特的空中视角和极其流畅的跟拍效果(注意当地法规和飞行安全)。

固定机位拍摄: 三脚架。

3. 配件:

ND滤镜 (中灰密度镜): 在白天强光下,如果想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来营造运动模糊(后面会讲),ND滤镜是必备的。

备用电池和存储卡: 拍摄视频非常耗电和存储空间。

清洁工具: 镜头布、气吹,保持镜头干净。

三、 拍摄技巧与方法

1. 车内拍摄 (拍摄自己车或同车):

固定视角:

挡风玻璃视角: 支架固定在仪表盘或中控台上,拍摄前方道路和风景。注意构图,可以稍微带一点方向盘或引擎盖。

驾驶者视角: 支架固定在驾驶员侧门或A柱附近,拍摄驾驶员手部动作、部分仪表盘和前方道路。

后座乘客视角: 拍摄前方驾驶位和道路,或者侧窗外的移动风景。

车外固定视角: 用吸盘支架将相机固定在车外(引擎盖、车门、车顶、后备箱盖等),拍摄车轮转动、地面快速后退等独特角度。务必反复检查牢固性!

手持或稳定器视角: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(乘客操作),使用稳定器在车内拍摄驾驶员特写、乘客互动、车内环境等。

2. 车外拍摄 (跟拍或固定机位):

跟拍车视角 (最常见效果):

后车跟拍: 这是最常用的方式。使用另一辆车(最好有天窗或可以安全打开车窗/后备箱),将相机/手机(务必用稳定器!)伸出车外(或固定在车外支架上),拍摄前方行驶的目标车辆。保持安全距离,构图时目标车辆不宜过大,适当留出环境空间体现速度感。

侧拍: 两车并行(在安全、合法的道路上,如封闭赛道或空旷道路),拍摄目标车辆的侧面。这需要非常高的协调性和安全性。使用稳定器或将相机固定在跟拍车上。

低角度跟拍: 将相机(如运动相机)固定在跟拍车的保险杠附近,或者摄影师蹲在另一辆皮卡车的后斗里(极其注意安全!),获得更具冲击力的低角度追拍画面。

固定机位拍摄:

路旁固定: 将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,放置在路边,拍摄车辆从远处驶来、经过镜头、驶向远方的画面。可以尝试不同的高度和角度(平视、仰视、俯视)。

高角度俯拍: 在过街天桥、立交桥、山坡上俯拍下方道路行驶的车辆。

弯道拍摄: 在弯道外侧拍摄车辆过弯的姿态,通常能更好地展现车辆的动态。

3. 创造运动感的关键技巧:

平移跟拍 (Panning): 这是拍摄运动物体最经典的手法。当车辆从你面前横向驶过时,用相机平稳地"跟踪"它,保持车辆在画面中的位置相对固定(比如始终在画面中央或1/3处)。关键在于:

双脚站稳,用腰部平滑转动上半身和相机。

提前开始"跟踪"车辆进入画面,并在车辆驶出画面后继续保持一段时间的移动。

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: 这是核心!快门速度越慢,背景(和车轮)模糊感越强,速度感越足。通常1/60秒到1/125秒是比较常用的范围,具体需要根据车速和想要的效果试验。白天强光下想用慢快门必须配合ND滤镜。

结果:车辆主体相对清晰,背景和车轮则呈现动态模糊的线条,强烈体现速度。

前景/背景模糊: 在跟拍或固定机位拍摄时,利用浅景深(大光圈)让前景(如树枝、栏杆)或背景(如树林、建筑)虚化,当车辆快速经过时,这种模糊感也能增强动感。

速度线: 低角度拍摄时,地面上的标线、路肩会快速向后退去,形成强烈的速度线。

相对运动: 在跟拍车上拍摄时,旁边的景物(树木、护栏)快速掠过,与相对稳定的目标车辆形成对比。

4. 构图与角度:

角度:

低角度: 让车辆显得更庞大、更有气势、更具攻击性。

高角度: 展现环境、车队、整体路线。

水平角度: 最自然、最常见的视角。

倾斜角度 (Dutch Angle): 轻微倾斜相机可以增加画面的动感和不安定感,常用于表现激烈驾驶或漂移。

景别:

远景: 展现车辆与环境的关系,表现行驶的距离感。

全景: 展现整车的行驶姿态和环境。

中景: 聚焦车辆主体,同时保留部分环境信息。

近景/特写: 拍摄车轮转动、排气管喷气、驾驶员专注的表情、仪表盘转速等细节。

引导线: 利用道路的线条、桥梁、栏杆等作为引导线,将观众的视线引向行驶的车辆。

三分法: 将车辆放置在画面的三分之一交点处,通常比居中更有美感。

5. 设置建议 (相机/手机):

分辨率与帧率: 至少1080p。60fps 可以提供更流畅的画面,也为后期做慢动作留有余地。如果追求电影感,可以尝试24/25/30fps。

快门速度:

想画面清晰锐利(如高速跟拍):快门速度通常是帧率的2倍。例如拍60fps,快门设为1/120秒左右。

想创造运动模糊(如平移跟拍):使用较慢快门(1/60

  • 1/125秒),必须配合ND滤镜
  • 光圈: 根据景深需求调整。大光圈(小f值)虚化背景突出主体;小光圈(大f值)保证前后景都清晰。

    ISO: 尽量使用原生ISO(通常是100或200),在保证正确曝光的前提下越低越好,以减少噪点。光线不足时再适当提高。

    对焦模式:

    跟拍/固定目标: 使用连续自动对焦(AF-C / Servo AF),确保移动的车辆保持清晰。

    拍摄行驶视频技巧 如何拍摄行走的车

    平移跟拍: 可以尝试手动对焦。预先对焦在车辆将要经过的某个点上,然后练习平移跟踪。

    白平衡: 建议手动设置固定值(如日光5600K),避免在移动中因场景变化导致色温跳动。或者用自动但后期统一调整。

    格式: 如果后期要调色,尽量使用能记录更多信息的格式(如相机的Log模式,手机的ProRes/Log如果支持)。

    四、 后期剪辑

    1. 剪辑节奏: 根据音乐或想要表达的情绪,控制不同镜头的时长和切换速度。快节奏剪辑适合激烈驾驶,慢节奏长镜头适合展现路途或风景。

    2. 调色: 统一不同镜头的色调和曝光,可以尝试不同的风格(如电影感、高饱和鲜艳、冷峻等)。

    3. 速度变化: 适当运用慢动作(对60fps以上素材)或加速(如延时摄影)来增强表现力。

    4. 稳定: 如果前期不够稳,后期软件(如Premiere Pro的Warp Stabilizer, Final Cut Pro的Stabilization, 剪映的防抖)可以挽救一些抖动,但效果有限且可能损失画质,前期稳定最重要

    5. 音效: 引擎声、排气声、风声、环境音都是提升沉浸感的关键。可以录制现场音或添加合适的音效库素材。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。

    6. 转场: 简洁自然的转场(如叠化、闪白、匹配剪辑)比花哨的转场更显专业。

    ⚠ 五、 最重要的注意事项:安全!

    1. 绝对遵守交通规则! 不要为了拍摄而超速、违章变道、危险驾驶。

    拍摄行驶视频技巧 如何拍摄行走的车

    2. 人身安全第一! 车外拍摄(如探身、使用支架、在皮卡后斗)务必确保自己固定稳妥,不会跌落或被甩出。避免在危险路段(急弯、高速路)进行复杂拍摄操作。

    3. 设备安全: 牢固固定所有设备,避免掉落损坏或引发事故。使用安全绳。

    4. 不影响他人: 拍摄过程不要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的正常通行。

    5. 权限与法规: 在非公共道路(如封闭赛道、私人场地)拍摄需获得许可。使用无人机需遵守当地空域法规。

    总结关键点

    稳定压倒一切: 投资或使用好稳定设备(支架、稳定器、三脚架)。

    掌握平移跟拍: 学会用慢快门配合平滑移动拍出动感模糊。

    多角度尝试: 不要只用一个视角,车内、车外、低角度、高角度、特写都拍一些。

    安全是底线: 所有拍摄必须在绝对安全的条件下进行。

    光线与设置: 理解快门、光圈、ISO的关系,善用ND滤镜。

    后期锦上添花: 通过剪辑、调色、音效提升成片质感。

    多练习、多尝试不同的方法和角度,你会逐渐掌握拍摄行驶车辆的技巧!祝你拍出精彩的作品!

    返回列表
    上一篇:
    下一篇:

    发表评论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
    快捷回复:

      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共1人参与)参与讨论

      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