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N +

人物外景拍摄技巧、人物外景视频

人物外景拍摄技巧、人物外景视频原标题:人物外景拍摄技巧、人物外景视频

导读:

核心原则(照片&视频通用)1. 光线是灵魂: 黄金时段: 日出后1小时和日落前1小时。光线柔和、温暖、角度低,能勾勒轮廓,产生迷人的光影效果。这是外景人像的黄金时间!...

核心原则(照片&视频通用)

1. 光线是灵魂:

黄金时段: 日出后1小时和日落前1小时。光线柔和、温暖、角度低,能勾勒轮廓,产生迷人的光影效果。这是外景人像的黄金时间!

蓝色时刻: 日落后(或日出前)短暂的深蓝色天空时段。适合营造氛围感、情绪片或利用城市灯光。

阴天: 天然的柔光箱!光线均匀,没有强烈阴影,非常适合拍摄肤色柔和、细节丰富的肖像。

正午强光(慎用): 光线硬朗,阴影深重。如果必须拍摄:

寻找树荫或建筑物阴影。

使用反光板或柔光板(散射光线)柔化面部阴影。

尝试逆光或侧逆光,用反光板补光面部。

让模特抬头或低头,避免阳光直射眼睛产生难看阴影。

拍摄创意剪影。

逆光: 光源在模特后方。能营造梦幻光晕、勾勒发丝轮廓。务必用反光板或补光灯(LED灯)给面部补光,否则脸会太黑。是照片和视频都常用的唯美手法。

顺光: 光源在摄影师后方。光线充足,色彩鲜艳,但缺乏立体感,容易显得平淡。

侧光: 光源在模特侧面。能强调面部轮廓和纹理,立体感强,适合表现硬朗或戏剧化风格。

2. 构图是关键:

三分法: 将画面横竖三等分,把模特的眼睛或身体放在交点或线条上。

引导线: 利用道路、河流、栏杆、树枝等线条引导观众视线到主体。

前景运用: 在镜头前加入虚化的树叶、花草、门框等,增加画面深度和层次感。

背景选择:

简洁干净: 避免杂乱背景干扰主体。利用大光圈虚化背景。

与主题呼应: 选择能衬托人物或讲述故事的背景(如海边、森林、街景)。

注意“头上长树”: 避免背景的线条(如地平线、树枝)从人物头部穿过。

留白: 在人物视线方向或运动方向留出空间,让画面有呼吸感。

不同景别: 结合使用远景(展示环境与人物的关系)、中景(腰部以上,常用)、近景(胸部以上,突出表情)、特写(局部细节)。

3. 与模特沟通和引导:

放松情绪: 让模特感到舒适自在是拍出自然照片/视频的基础。聊天、放音乐、讲笑话。

具体指令: 避免笼统的“自然点”。给出具体动作:“头微微向左转”、“看远方那棵树”、“慢慢往前走然后回头看我”、“甩一下头发”、“手轻轻放在脸颊上”。

捕捉自然瞬间: 在引导动作间隙,抓拍模特放松、微笑或思考的瞬间。视频中尤其重要。

眼神引导: 看镜头(与观众交流)、看远方(营造意境)、闭眼(享受、沉思)、看某个物体(引导视线)。

姿势变化: 站、坐、靠、走、跑、躺。利用环境中的元素(倚靠树干、坐在台阶上、手扶栏杆)。

4. 利用环境:

融入场景: 让模特与环境互动,比如触摸树叶、玩水、靠在墙上、走在路上。

借助道具: 帽子、围巾、书本、雨伞、乐器等,增加趣味性和故事感,缓解模特手足无措。

人物外景拍摄技巧、人物外景视频

注意天气: 风(飘动的头发、衣角)、雨(雨伞、雨衣、雨滴效果)、雾、雪都能增加氛围,提前做好准备。

视频拍摄的额外技巧

1. 运镜增添动感与叙事:

推/拉镜头: 逐渐靠近或远离主体,强调细节或展示环境关系。

摇镜头: 水平或垂直移动镜头,展示广阔场景或跟随运动。

移镜头: 跟随模特移动(跟拍),或横向移动展示环境(横移)。

环绕镜头: 围绕模特拍摄,创造动态感和空间感。

升降镜头: 从低到高或从高到低移动,改变视角。

稳定为王: 尽可能使用三脚架、稳定器(如大疆 Osmo)或手持稳定技巧(双手持机、身体做稳定),避免画面抖动(除非有意制造手持纪录片感)。

2. 声音至关重要:

外接麦克风: 相机内置麦克风效果差。使用领夹麦(Lavalier Mic)收人声最清晰,枪式麦克风指向性好,无线麦克风提供移动自由。这是提升视频专业度的关键一步!

环境音: 适当收录自然声音(风声、鸟鸣、海浪)可以增强氛围感,但注意不要盖过人声。

后期处理: 降噪、调整音量平衡、添加背景音乐或音效。

3. 剪辑思维:

多拍素材: 拍摄不同景别(特写、中景、全景)、不同角度(高角度、低角度)、不同运镜的镜头,为后期剪辑提供丰富选择。

转场设计: 考虑镜头之间的衔接方式(硬切、叠化、擦除等),运镜本身(如跟随动作)也是天然的转场。

节奏感: 视频的节奏由镜头长度、剪辑速度和背景音乐共同决定。快节奏适合动感活泼,慢节奏适合抒情氛围。

4. 帧率和快门速度:

帧率: 常用 24fps(电影感)、25/30fps(电视/网络标准)、50/60fps(慢动作素材)。保持项目设置和拍摄帧率一致(或整数倍关系)。

快门速度: 一般遵循“180度快门法则”:快门速度 ≈ 1/(2倍帧率)。如拍 25fps,快门用 1/50s;拍 60fps,快门用 1/120s。这样运动模糊自然。想更清晰可提高快门,想更模糊(如表现速度感)可降低快门(需配合ND镜)。

设备建议(基础到进阶)

相机: 手机(现代手机效果已很好)、无反/单反相机(画质可控性更强)、摄像机。

镜头:

照片: 大光圈定焦镜头(如 35mm, 50mm, 85mm)虚化好、画质优、弱光强;变焦镜头(如 24-70mm)方便。

视频: 变焦镜头更方便(如 24-105mm),定焦镜头画质更优。考虑镜头呼吸效应(对焦时视角变化)和是否有线性手动对焦。

稳定设备: 三脚架(必备)、手机/相机稳定器(拍运动镜头神器)。

灯光附件: 反光板(补光神器)、柔光板(散射强光)、小型LED补光灯(视频必备,用于暗部补光或眼神光)。

录音设备: 外接麦克风(枪麦、领夹麦、无线麦)是视频质量的分水岭。

滤镜:

UV镜: 保护镜头。

偏振镜 (CPL): 消除反光、加深蓝天、增加色彩饱和度。

人物外景拍摄技巧、人物外景视频

中性灰滤镜 (ND镜): 在强光下使用大光圈或慢快门(拍视频必备)。

其他: 备用电池、存储卡、镜头清洁工具。

实践和安全提示

提前踩点: 熟悉环境、光线方向、寻找合适机位。

天气准备: 查看天气预报,准备防晒、防雨、保暖衣物。

安全第一: 注意脚下(不平地面、悬崖、水域)、交通安全、器材安全(人多地方防盗窃)。尊重拍摄地规定和他人隐私。

多拍多练: 技巧的提升源于实践和复盘。尝试不同的光线、角度、构图。

人物外景拍摄的核心在于驾驭光线、精心构图、引导模特、利用环境。对于视频,还需重视运镜的流畅性、声音的清晰度、剪辑的连贯性,并利用稳定设备外接麦克风大幅提升专业度。无论照片还是视频,前期准备(踩点、天气、设备)和与模特的沟通都至关重要。多加练习,不断尝试,你就能拍出令人惊艳的人物外景作品!

返回列表
上一篇:
下一篇:

发表评论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
快捷回复:

    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共13人参与)参与讨论

    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