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标题:拉萨街拍摄影技巧(拉萨街头照片)
导读:
一、最佳拍摄地点与时间1. 经典场景八廓街:转经道的人文气息浓厚,主干道可拍朝圣者与建筑融合的画面,小巷内的白墙、红门、转经筒是绝佳背景,易出简约质感片。布达拉宫:广...
一、最佳拍摄地点与时间
1. 经典场景
八廓街:转经道的人文气息浓厚,主干道可拍朝圣者与建筑融合的画面,小巷内的白墙、红门、转经筒是绝佳背景,易出简约质感片。
布达拉宫:
广场倒影镜拍宫殿对称倒影(或用手机屏幕替代)。
药王山观景台拍摄50元人民币同款角度。
宗角禄康公园水面拍倒影。
大昭寺:金顶与蓝天搭配,门框、经幡墙营造宗教氛围。
2. 时间选择
清晨/黄昏:光线柔和,羊湖、布宫等场景色彩层次丰富,避免正午强光导致的硬阴影。
夜晚:布宫夜景可拍车流光影拖曳效果,需用三脚架防抖。
二、构图与视角技巧
1. 巧用线条与框架
八廓街的巷道、转经筒队列形成纵深引导线,增强画面透视感。
以门框、窗户为前景框住主体(如僧人、当地居民),突出故事性。
2. 低角度与细节特写
低机位拍摄布宫倒影或经筒特写(用转经筒遮脸拍半身人像)。
捕捉建筑雕刻、彩绘纹理,展现藏式美学。
3. 动静结合
用慢门(1/30s以下)拍人流虚化,主体保持清晰,营造朝圣途中的流动感。
三、光影运用技巧
1. 侧光与剪影
早晨/傍晚侧光凸显建筑轮廓与人物立体感,如布宫围墙边人物侧身45°拍摄。
逆光拍摄人物剪影(布宫广场晚间可尝试),简化背景突出形态。
2. 手动控曝光

手机拍摄时下拉“小太阳”降低曝光,强化明暗对比(如僧袍暗部与高光墙面)。
关闭HDR模式,保留光影戏剧感。
四、人文元素捕捉
1. 人物互动
虚化八廓街人流作背景,对焦主体(如手持转经筒的老人)。
与当地人同坐长椅、牦牛合影(收费约20元),自然融入场景。
2. 等待瞬间
蹲守拐角、三岔口,抓拍僧人路过光影墙、儿童奔跑等生动画面。
五、服装道具与色彩
1. 藏服体验
租借色彩浓烈的藏袍(红/蓝/金),与建筑撞色,八廓街写真馆可选1V1跟拍(约200-500元,注意避坑隐形消费)。
2. 道具点睛

转经筒、民族披肩、彩编发辫增添地域特色。
“高原妆”秘诀:暖色腮红+雀斑妆,增强画面故事感。
六、器材与后期贴士
设备:广角镜头拍建筑(如布宫全景),长焦(70-200mm)压缩巷道空间;偏振镜压暗蓝天,渐变镜平衡天地光比。
后期:
泼辣修图/LR加强对比(提白色阶、压黑色阶),HSL中调高橙/黄色饱和度,统一色调。
裁剪去除杂乱元素,突出主体(如巷角猫咪或经幡局部)。
注意事项:尊重当地信仰,避免怼脸拍朝圣者,建议用长焦远摄或征求同意;高原紫外线强,备好防晒装备与备用电池(低温耗电快)。
掌握这些技巧,结合拉萨独有的光线与人文,你的街头照片定能兼具艺术与灵魂感!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